詩詞典故·嗷嗷
【出典】 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漢書》卷七○《陳湯傳》:“國家罷敝,府臧空虛,下至眾庶,熬熬苦之。”唐·顏師古注:“熬熬,眾愁聲。”按,熬熬,同嗷嗷。
【釋義】 嗷嗷,眾人愁苦之聲。
【例句】記年時此際,嗷嗷萬口,俾之粒食,活及嬰孩。程節(jié)齋《沁園春·慶舍弟生子》3548)這里用“嗷嗷萬口”形容饑民們哭叫喧鬧的悲慘情景。
詩詞典故·嗷嗷
【出典】 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漢書》卷七○《陳湯傳》:“國家罷敝,府臧空虛,下至眾庶,熬熬苦之。”唐·顏師古注:“熬熬,眾愁聲。”按,熬熬,同嗷嗷。
【釋義】 嗷嗷,眾人愁苦之聲。
【例句】記年時此際,嗷嗷萬口,俾之粒食,活及嬰孩。程節(jié)齋《沁園春·慶舍弟生子》3548)這里用“嗷嗷萬口”形容饑民們哭叫喧鬧的悲慘情景。
上一篇:典故《哀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安樂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