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安樂窩
【出典】 宋·馬永卿《嫩真子》卷三:“洛中邵康節先生行數既高,而心術亦自過人。所居有圭竇甕牖。圭竇者,墻上鑿門,上銳下方,如圭之狀。甕牖者,以敗甕安于室之東西,用赤白紙糊之,象日月也。其所居謂之安樂窩。先生以春秋天色溫涼之時,乘安車駕黃牛,出游于諸公家。諸公者欲其來,各置一安樂窩一所,先生將至其家,無老少婦女良賤咸迓于門,迎入窩,爭前問勞。”
【釋義】 北宋理學家邵雍(謚康節)將其圭竇甕牖的宅舍稱為安樂窩。
【例句】 ①羨安樂窩中泰和湯,更劇飲,無過半醺而已。(辛棄疾《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1956)作者在病中作此詞,句中用本典表示羨慕邵雍那種飲酒自適的生活。②客里醉時歌,尋思安樂窩。(張炎《南樓令·有懷西湖,且嘆客游之漂泊》3508)作者自傷漂泊,句中用本典表示希望有一個安適的定居之處。③安樂窩中,慶華發、蒼顏七十。(無名氏《滿江紅·壽季父七十》3783)這里暗以邵雍比擬壽主,意含頌美。
上一篇:典故《嗷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安仁頭白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