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籠紗
【出典】 見“姓名潛護有籠紗”條。
【釋義】 唐王播少孤貧,嘗在揚州惠昭寺木蘭院隨僧吃齋飯。二十年后他為淮南節度使鎮揚州,尋訪舊蹤,見自己早先所題皆已蒙上碧紗,遂作詩有“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句。后因以“籠紗”為貴官題寫受到珍重的典故。
【例句】 試拂籠紗看壁記,幾個標名渠觀。(劉克莊《賀新郎·郡宴和韻》2628)這里活用王播事,以姓名受到“籠紗”的光榮者不多,來襯托受到人們愛戴之不易,意在稱美“使君”的惠政。
詩詞典故·籠紗
【出典】 見“姓名潛護有籠紗”條。
【釋義】 唐王播少孤貧,嘗在揚州惠昭寺木蘭院隨僧吃齋飯。二十年后他為淮南節度使鎮揚州,尋訪舊蹤,見自己早先所題皆已蒙上碧紗,遂作詩有“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句。后因以“籠紗”為貴官題寫受到珍重的典故。
【例句】 試拂籠紗看壁記,幾個標名渠觀。(劉克莊《賀新郎·郡宴和韻》2628)這里活用王播事,以姓名受到“籠紗”的光榮者不多,來襯托受到人們愛戴之不易,意在稱美“使君”的惠政。
上一篇:典故《琳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聾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