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靈壽杖
【出典】《漢書》卷八一《孔光傳》:“國之將興,尊師而重傅。其令太師毋朝,十日一賜餐。賜太師靈壽杖。”三國魏·孟康注:“扶老杖也。”東漢·服虔注:“靈壽,木名。”唐·顏師古注:“木似竹,有枝節,長不過八九尺,圍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須削治也。”
【釋義】靈壽杖,一種用似竹而有節的靈壽木所制成的杖,東漢時曾用以詔賜年高有德的太師孔光。后常用此典表示年高,也借以稱頌年高德劭。
【例句】①待齊秦、湯沐疏封,賜靈壽杖。(趙善括《瑞鶴仙·母氏生朝二首》其一1986)這里用以頌美母德,并祝高壽。②不必親扶靈壽杖,何須遠挹浮丘袂。(郭應祥《滿江紅·壽韓思機》2227)這里用本典稱賀韓氏年高而體健,身無政務之累。③腰腳頑麻,賜他靈壽杖,也難扶起。(劉克莊《念奴嬌·二和》2605)作此詞時,詞人致仕家居,且年已八十歲。詞中用本典表示自己腰腿不便,難以再為朝廷效力。④多幸,條冰解去,新銜全省。笑殺太師光,賜靈壽杖,有詔扶他入省。(劉克莊《轉調二郎神·再和》2610)這里借孔光受賜杖事為襯托,表示以擺脫年老居官之累為快。⑤雖老不扶靈壽,有時更上蒲輪。(劉克莊《朝中措·元質侍郎生日》2645)這里用來稱美元質年邁而身體不衰,并暗頌元氏在朝德高望重。
上一篇:典故《靈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靈山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