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龍驤
【出典】 《晉書》卷四二《王濬傳》:“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濬乃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拜濬為龍驤將軍、監梁益諸軍事。……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夏口、武昌,無相支抗。于是順流鼓棹,徑造三山。……壬寅,濬入于石頭。皓乃備亡國之禮,……造于壘門。”
【釋義】 晉龍驤將軍王濬造大船載晉軍自蜀沿江東下,直克吳都。
【例句】 定是寰區又清宴,不見龍驤波上戰。(杜安世《鳳棲梧》[別浦遲留戀清淺]185)這里借本典反襯泛舟江上所感受到的和平寧靜氣象。
詩詞典故·龍驤
【出典】 《晉書》卷四二《王濬傳》:“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濬乃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拜濬為龍驤將軍、監梁益諸軍事。……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夏口、武昌,無相支抗。于是順流鼓棹,徑造三山。……壬寅,濬入于石頭。皓乃備亡國之禮,……造于壘門。”
【釋義】 晉龍驤將軍王濬造大船載晉軍自蜀沿江東下,直克吳都。
【例句】 定是寰區又清宴,不見龍驤波上戰。(杜安世《鳳棲梧》[別浦遲留戀清淺]185)這里借本典反襯泛舟江上所感受到的和平寧靜氣象。
上一篇:典故《龍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龍驤萬斛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