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夢蘭
【出典】 《左傳·宣公三年》:“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鰷。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征蘭乎?’公曰:‘諾。’生穆公,名之曰蘭。”
【釋義】 傳說春秋時鄭文公妾燕姞夢見天使予己蘭,遂懷孕生子。后因以“夢蘭”為婦人孕子的典故。
【例句】 ①夢蘭憔悴,擲果凄涼,兩處銷魂。(王益《訴衷情》[燒殘絳蠟淚成痕]111)這里化用典故,以“夢蘭”點出妻子,嘆其獨處愁苦。②西鄰障蓬澡手,共華朝、夢蘭分秀。(吳文英《天香·壽筠塘內子》2934)這里用以切題,祝賀她孕子。
上一篇:典故《夢入梅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夢聽帝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