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化腐臭為神奇
古代詩學概念。意為要能靈活變化古代傳統,使之發出新的生命力,講的是詩歌創作與傳統的辯證關系。語見明代焦竑《與友人論文》:“古之詞,又不以相襲為美?!稌凡唤璨捎凇兑住罚对姟贩羌偻居凇洞呵铩芬?。至于馬、班、韓、柳,乃不能無本祖,顧如花在蜜,糵在酒,始也不能不藉二物以胎之。而脫棄陳骸,自標靈采,實者虛之,死者活之,臭腐者神奇之,如李光弼入郭子儀之軍,而旌旗壁壘皆為色變,斯不謂善法古者哉?!边@一說法,源于《莊子·知北游》:“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敝v的是死生遷變而實質同一的觀點。焦竑借以喻變化陳腐、煥發新生的“善法古”方式。唐李光弼入郭子儀軍壘故事,宋時就被談藝者廣泛用來喻指善于點化前人作品。魏泰《臨漢隱居詩話》、葛立方《韻語陽秋》、魏慶之《詩人玉屑》數見。但焦竑此處與黃庭堅主張之“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偏重于技巧層面不同,而是尤其注重“脫棄陳骸、自標靈采”,猶如蜂采花蜜,自成一格(謝榛《四溟詩話》亦有“蜜蜂歷采百花,自成一種佳味”的說法),這與他“詩也者,率其自道所欲言”(《竹浪齋詩集序》),“直取胸臆”的主張相協調,揚棄了明代前一時期復古的局限,為后來標舉“性靈”者倡其先聲。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包佶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北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