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東皋子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五卷,詩二卷,王績撰。績(585~644)字無功,自號東皋子,絳州龍門(山西河津)人。隋代學者王通之弟。隋末中“孝悌廉潔”之舉,授秘書省正字,出為六合丞,入唐為太樂丞,后棄官還鄉過隱居生活。
王詩主要以田園風光和隱居生活為題材,抒發作者懷才不遇和宦途失意的憤懣心情。這些作品表明詩人所以“高臥喜閑居”,是因為他看透了“明治若不足,昏暴常有余”和“物情備爭鹿,人事各亡羊”種種世態人情的,因此作者筆下田家悠然自得的生活和恬靜美麗的農村風物是帶有理想性質的,是用以表明他對社會昏暗和仕途艱險之否定的。如《野望》中的“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暉”;《田家》中所展現的農民生活“小池聊養鶴,閑田且牧豬。草生元亮徑,花暗子云居。倚床看婦織,登垅課兒鋤”,都是帶有作者理想成分,不能看做隋唐之際農民生活之寫照。
王詩中還有些借酒銷愁,使酒罵世的作品,如《古意六首》等。王詩風格清新自然,質樸流暢,語言素樸通俗,這在綺麗之風彌漫的唐初詩壇上極為突出。
王績去世不久,其好友呂才為之編《王無功文集》五卷。明清之后此本罕見流傳,代之而起的是另一個唐人陸淳刪節本,和在此刪本基礎上不斷增補的三卷本(陸刪本作二卷)。其實呂氏所編五卷本并未絕跡人間,它以抄本形式流傳,其登錄之詩一百一十八首,較三卷本多出一倍以上。
有北京圖書館藏朱筠抄本。今人韓理洲以此本為底本加以整理點校,于198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名為《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石林詩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毛詩傳箋》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