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李娃傳
唐代傳奇小說名篇。見《太平廣記》卷十第四百八十四,注云出自《異聞集》,唐李匡義《資暇集》引作《節行娼娃傳》,南宋曾《類說》卷二十六輯錄唐陳翰《異聞集》,題作《汧國夫人傳》。作者白行簡,字知退。華州(今陜西渭南)人。白居易之弟。貞元末進士,歷官左拾遺。《舊唐書》記載,稱其“文筆有兄風,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小說敘述的是天寶中,滎陽公之子赴京應試,愛上長安名妓李娃,一年后,公子的錢財揮霍殆盡,于是鴇母與李娃合計驅逐公子。公子淪落兇肆(殯儀館),成一名挽歌郎,繼而苦學新聲,曲盡其妙,長安無與倫比。滎陽公獲此事原委,恨其辱沒家門,將公子鞭撻近死。后公子淪為乞丐,正當公子瀕臨死地之時,意外地被李娃發現,李娃目睹其慘狀,良心發現,愧恨交加,于是自贖其身,賃屋和公子同居照顧公子,又用百金購得書籍夜夜陪其讀書。在李娃的精心呵護之下,公子不但身體康復,而且一舉登第。李娃自覺門第懸殊,便主動離開。公子不忍和其分手,而且滎陽公和公子恢復關系之后,也主張成全公子和李娃二人。在滎陽公的堅持下,李娃終于答應與公子成婚。公子累累升遷,官運亨通,李娃治家嚴謹,后被封為汧國夫人。
此篇小說所描寫的男女主人公是分屬于門第地位迥不相同的兩個階級,因而他們之間的相戀和經過艱難曲折以后的最終結合,實是接觸到了在愛情婚姻問題上唐代極為敏感的門閥制度問題,特別是最后的美滿結局體現了反門閥制度的積極意義,但他們的結合又是以李娃的“瑰奇節行”為目的,所以作品又表現出濃厚的封建思想。小說情節起伏,細密嚴謹,描寫生動傳神,人物性格鮮明飽滿,李娃為娼而不乏真情,身陷污泥而不染,久歷風塵卻不失俠義之舉,作者對這一女性的復雜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使李娃成為古典小說婦女形象群中較有現實意義的人物之一。《李娃傳》對后代影響很大,后代小說家、戲曲家以此為題材進行再創作屢見不鮮,小說如《醉翁談錄》、《醒世恒言》等均談到此故事,戲曲方面進行收錄改編的有元代高文秀的《鄭元和風雪打瓦罐》以及石君寶的《李亞仙詩酒曲江池》,后者還被收在《元曲選》中。
上一篇:繪畫·李公麟
下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