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作家論·靈徹
靈澈上人,足下素識,其文章挺拔瑰奇,自齊梁以來,詩僧未見其偶。但此子跡冥累遷,心無營營,雖然,至于月下風前,猶未廢是。(《全唐文》卷九一七皎然《答權從事德輿書》)
《雪浪齋日記》云: 靈徹詩,僧中第一,如“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窗風枯硯水,山雨慢琴弦”、“經來白馬寺,僧到赤烏年”。前輩評此詩云:“轉石下千仞江。”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六)
澈公之清如冰雪,高僧筆墨與人別。三十能詩名已出,名在詩流心在律。不殊惠遠殊惠休,皎然未合誰與儔? 白云蕭散何悠悠! 忽入關中訪包李,孤清難立眾所沮,到底無移中蜚語。木秀于林風必摧,澈公懷德成禍胎。古人已往不復嘆,為爾為詩遺后來。(釋契嵩 《鐔津集》 卷二○《三高僧詩》)
上人詩多警句,能備眾體。如《芙蓉寺》云:“經來白馬寺,僧到赤烏年。”《謫汀州》云:“青繩為吊客,黃耳寄家書。”(辛文房 《唐才子傳》卷三)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靈一
下一篇:唐詩·作家論·獨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