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杓回搖斗
【出典】 《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北斗七星。”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春秋運斗樞》云:“斗,第一天樞,第二璇,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合而為斗。”隋·煬帝楊廣《月夜觀星詩》:“更移斗柄轉,夜久天河橫。”(據《初學記》卷一引)唐·溫庭筠《臺城曉朝曲》:“闌干北斗天將曙。”(見《全唐詩》卷五七六)
【釋義】 古天文以北斗七星中的第一至第四顆星為“魁”,第五至第七顆星為“杓”,合而稱“斗”。“杓回搖斗”指北斗轉變方向,夜將盡,天快亮。詩文中常借以點明時辰。
【例句】 愛景欲掛扶桑,漏殘銀箭,杓回搖斗。(李清照《長壽樂·南昌生日》932)這里借黎明象征時光美好。
上一篇:典故《扇障塵埃》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梢梢新月偃》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