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蕣華
【出典】 《詩經·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蕣華。”《文選》卷二一晉·郭景(純璞)《游仙詩七首》其七:“蕣榮不終朝。”唐·李善注引潘岳《朝菌賦序》:“朝菌者,時人以為蕣華。”
【釋義】 蕣華即木槿華,其樹如李,其華朝生暮落,與草同氣。宋詞中常借以比喻容顏的易衰。
【例句】 ①常底恐、容易蕣華偷換,光陰虛度。(柳永:《迷仙引》[才過笄年]22)這是說常怕容顏如木槿花一樣容易衰謝。②謾悲諒,歲冉冉,蕣華潛改衰容。(孫道絢《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作此》1248)這是說像木槿花一樣的容顏已經衰老,感到悲哀。
上一篇:典故《菽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蜀城高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