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土牛
【出典】 《禮記·月令》:“季冬之月,日在婺女。……(天子)命有司,大難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唐·孔穎達疏:“命有司之官,大為難祭。……出,猶作也。此時強陰既盛,年歲已終,陰若不去,兇邪恐來歲更為人害。其時,月建丑,又土能克水,持水之陰氣,故特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后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門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釋義】 先秦時代,于農歷十二月,朝廷令造土牛以送寒氣,漢代以來,立春之日,朝廷令造土牛以勸民農耕。宋詞中因用“土牛”作為詠立春的典故。
【例句】 ①天駟呈祥,土牛頒政,歡呼萬井春來。(王之道《滿庭芳·立春日呈春卿》1146)這里用以點明立春以切題。②暖響土牛簫鼓,夾路珠簾高揭。(史浩《喜遷鶯·立春》1266)這里用以描述立春時節的景象。③今歲好,土牛作伴,挽留春色同來。(京鏜《水龍吟·元宵十四夜作,是日立春》1844)這里以“土牛”作為立春的標志。
上一篇:典故《圖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土膏犁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