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愚公谷
典源出處 《水經注》卷二十六淄水注引《韓非子》曰:“齊桓公入山問父老,此為何谷? 答曰: 臣舊畜牛生犢,以子買駒,少年謂牛不生駒,遂持而去,旁鄰謂臣愚,遂名為愚公谷。”《說苑·政理》:“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對曰:‘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對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視公之儀狀,非愚人也,為何以公名?’對曰:‘臣請陳之,臣故畜牸(zi)牛,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少年曰:“牛不能生馬。”遂持駒去。旁鄰聞之,以臣為愚,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誠愚矣! 夫何為而與之。’”
釋義用法 谷中老人因官吏獄訟不清,自己的馬駒讓人強拉去,也沒有辦法,反被鄰人譏為愚,連谷也稱為愚公谷了。后以此典指藏身棲隱的山野之所。
用典形式
【愚谷】 唐·王維:“愚谷與誰去? 唯將黎子同。”
【谷號愚】 唐·溫庭筠:“受業鄉名鄭,藏機谷號愚。”
【谷名愚】 唐·虞世南:“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愚公谷】 北周·庾信:“君見愚公谷,真言此谷愚。”唐·駱賓王:“放時愚公谷,消散野人家。”唐·王維:“聞道高陽會,愚公谷正愚。”
【棲隱愚公】 唐·高適:“揣摩慚黠吏,棲隱謝愚公。”
【愚公住谷】 唐·李商隱:“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
【愚公野谷村】 唐·杜甫:“中散山陽鍛,愚公野谷村。”
上一篇:詩詞典故《懸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扊扅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