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金屋藏嬌
典源出處 漢 ·班固 《漢武故事》:“膠東王數歲,(長) 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嬌好否?’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釋義用法 漢武帝劉徹即位前為膠東王,阿嬌是他姑母長公主劉嫖的女兒,即后來的陳皇后。漢武帝小時十分喜愛阿嬌,說如能娶阿嬌為妻,要用黃金作屋讓她居住。后用此典表現寵愛嬌妻美妾,或外寵; 也用“阿嬌”泛指美女; 用“金屋”指宮室華麗。陳皇后后失寵,別居于長門宮。參見“長門買賦”。
用典形式
【漢嬌】 宋·張炎:“清氣初生,丹心未折,濃艷到此都消。避風歸去,貯金屋,妝成漢嬌。”
【阿嬌】 唐·李白:“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宋 ·陳以莊:“金屋難成,阿嬌已遠,不堪春暮。”
【金屋】 唐 ·駱賓王:“桂殿陰岑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唐·元稹:“銅山供橫賜,金屋貯宜嚬。”宋·楊億:“漢殿微涼金屋閉,魏宮清曉玉壺欹。”
【貯阿嬌】 唐·李商隱:“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
【貯金屋】 金 ·元好問:“阿嬌新寵貯金屋,明妃遠嫁愁清笳。”
【金屋人】 宋·劉筠:“故山夜鶴空多怨,金屋人爭誦子虛。”
【金屋寵】 南朝梁 ·劉孝儀:“本無金屋寵,長作玉階悲。”
【黃金屋】 唐·白居易:“歲暮望漢宮,誰在黃金屋?”宋·蔣捷:“夢冷黃金屋,嘆秦箏斜鴻陣里,素弦塵撲。”
【藏嬌屋】 清·趙翼:“冶游喜有藏嬌屋,僑寓兼為避債臺。”
【漢妃金屋】 唐·羅隱:“漢妃金屋遠,盧女杏梁高。”
【安排金屋】 宋·姜夔:“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阿嬌深貯】 宋·劉辰翁:“休回首,都門路。幾番行曉,個個阿嬌深貯。”
【陳嬌金屋】 清·文廷式:“欲解明珰聊寄遠,將解又還重束。須不羨陳嬌金屋。”
【金屋妝成】 唐·白居易:“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金屋貯嬌】 南朝梁·費昶:“金屋貯嬌時,不言君不入。”
【金屋藏嬌】 明 ·金堡:“素馨田畔路。當年夢,應有金屋藏嬌。”
【陳后黃金屋】 唐 ·李白:“請看陳后黃金屋,寂寂珠簾生網絲。”
【黃金堪作屋】 唐·李商隱:“黃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樓?”
上一篇:詩詞典故《金印如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金張許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