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大司農
【出典】 《漢書》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治粟內史,秦官,掌谷貨,有兩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丞。”《后漢書》志二六《百官志三》:“大司農,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諸錢谷金帛諸貨幣。”
【釋義】 兩漢時,朝廷設大司農,為九卿之一,掌管全國租稅錢谷鹽鐵等事。
【例句】 趁此際、納祿懸車,亦為大司農省。(劉克莊《轉調二郎神·四和》2611)這里以大司農指宋代的司農寺,謂自己致仕將為國庫節省開支。
上一篇:典故《大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大器成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