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大器成晚
【出典】 《老子》第四十一章:“古人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薄俄n非子》卷七《喻老》:“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幇肽?,乃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大臣五,舉處士六,而邦大治。……合諸侯于宋,遂霸天下。莊王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早見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薄度龂尽肪硪欢段簳ご掮鼈鳌罚骸扮鼜牡芰?,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罅帧炼o。”
【釋義】 《老子》有“大器晚成”語,謂貴重的器物制成最晚。韓非用楚莊王政績晚成解釋此語。三國魏人崔琰用此語說明崔林功名晚就。宋詞中沿用為典。
【例句】 ①驥櫪難淹,鵬程方遠,大器成須晚。(京鏜《念奴嬌·次宇文總領游北湖韻》1845)這里用本典說明宇文氏將獲大用。②誰識晚成大器,信道古來然。(無名氏《水調歌頭·壽平交五十》3782)這里用本典稱贊壽主壯年成就功名。
上一篇:典故《大司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大堤》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