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吹簫恨
【出典】 《史記》卷七九《范雎列傳》:“范雎曰:‘……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于陵水,無以餬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吳市?!蹦铣巍づ狍S《史記集解》:“徐廣曰:(篪)一作‘簫’?!?/p>
【釋義】 春秋時,伍子胥因父、兄被害,逃離楚國,投奔吳國,途中曾吹簫乞食于吳市。后世常用此典表現逃亡流離之苦。
【例句】 萬里江南吹簫恨,恨參差、白雁橫天杪。(蔣捷《賀新郎·秋曉》3432)這里用伍子胥事自傷亡國流離之苦。
詩詞典故·吹簫恨
【出典】 《史記》卷七九《范雎列傳》:“范雎曰:‘……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于陵水,無以餬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吳市?!蹦铣巍づ狍S《史記集解》:“徐廣曰:(篪)一作‘簫’?!?/p>
【釋義】 春秋時,伍子胥因父、兄被害,逃離楚國,投奔吳國,途中曾吹簫乞食于吳市。后世常用此典表現逃亡流離之苦。
【例句】 萬里江南吹簫恨,恨參差、白雁橫天杪。(蔣捷《賀新郎·秋曉》3432)這里用伍子胥事自傷亡國流離之苦。
上一篇:典故《吹簫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吹簫有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