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仇香
【出典】《后漢書》卷七六《循吏傳·仇香傳》:“仇覽字季智,一名香,陳留考城人也。少為書生淳默,鄉里無知者。年四十,縣召補吏,選為蒲亭長。勸人生業……期年稱大化……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無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渙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今日太學曳長裾,飛名譽,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為資,勉卒景行。’……覽學畢歸鄉里,州郡并請,皆以疾辭……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釋義】東漢文士仇香任蒲亭長,以德化境民著聞,被署為考城縣主簿,縣令王渙說他缺少“鷹鹯之志”,他說“鷹鹯不若鸞鳳”。縣令說“枳棘非鸞鳳所棲”,即認為仇香自比鸞鳳不宜居主簿卑職,將他解職,讓他去太學。后世常用仇香事作為詠主簿的典故。
【例句】與仇香,穿阮屐,試同登。(劉克遜《水調歌頭·同黃主簿登清風峽……》2687)這里以仇香借指黃主簿,有稱美之意。
上一篇:典故《乘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侈前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