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蘸甲
【出典】 唐·劉禹錫《和樂天以鏡換酒》詩:“顰眉厭老終難去,蘸甲須歡便到來。”(見《全唐詩》卷三六○)唐·韋莊《中酒》詩:“南鄰酒熟愛相招,蘸甲傾來綠滿瓢。一醉不知三日事,任他童穉作漁樵。”(見《全唐詩》卷七○○)
【釋義】 古人飲酒時,酒斟滿,捧觴必蘸指甲,以示歡飲。
【例句】 ①流落江南重此會,相對,金蕉蘸甲十分傾。(曾覿《定風波·賞牡丹席上走筆》1319)金蕉是酒杯,這是說杯中酒滿,蘸甲歡飲。②翠鬟催喚出房櫳,垂肩金縷窄,蘸甲寶杯濃。(辛棄疾《臨江仙》[春色饒君白發了]1959)這是說杯中酒滿,蘸甲歡飲。③凌波穩稱金蓮步,蘸甲從教玉筍斟。(趙師俠《鷓鴣天·贈妙惠》2081)這是說玉手斟酒,蘸甲而飲。④云萍無據,莫辭蘸甲深勸。(趙以夫《念奴嬌·次朱制參送其行》2670)這是說別后萍蹤不知去處,不要推辭今夕蘸甲歡飲。⑤量減離懷,孤負蘸甲清觴。(吳文英《聲聲慢·飲時貴家,即席三姬求詞》2920)這是說因離別情懷,辜負了蘸甲歡飲。
上一篇:宋詞典故《葬魚娘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詹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