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金閨籍
【出典】 《文選》卷三○南朝齊·謝玄暉(朓)《始出尚書省》詩:“惟昔逢休明,十載朝云陛。既通金閨籍,復酌瓊筵醴。”唐·李善注:“金閨,即金門也。《解嘲》曰:‘歷金門,上玉堂。’應劭《漢書注》曰:‘籍者,為二尺竹牒,記其年紀、名字、物色懸之宮門,案省相應,乃得入也。’”
【釋義】 金閨籍,指出入宮門的憑證。它懸掛在皇宮門口,記錄有資格入宮的官員的名字、年齡、狀貌,以便驗證。謝朓在詩中表明自己為朝官十年,已獲得出入皇宮(金門)的資格,后遂用為典實。
【例句】 ①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晁補之《摸魚兒·東皋寓居》554)這里的金閨故步指自己昔日在宮中尚書省為官時生活規范和習慣。此句意為昔日作皇帝近臣的生活不值一提。②平生五色江淹筆,合占金閨籍。(王灼《醉花陰·送夏立夫》1033)這里的金閨籍指入宮為執掌皇帝文書的近臣。意為夏立夫文才出眾,正宜在朝為官。③通籍已金閨,腰銀袍亦裶。(郭應祥《菩薩蠻·丁卯壽李嗣伯》2217)這里的金閨通籍指能入宮朝見皇帝的朝官。意為李嗣伯已作到五品以上的朝官,他穿紅袍,腰佩銀魚,有資格出入宮門。④妃子將軍瞋箇甚,老先生、拂袖金閨了。供玉齒,粲然笑。(劉克莊《賀新郎·六用韻,敘謫仙為宮教兄壽》2633)這里的“拂袖金閨了”指放棄為朝官的生活,拂袖而去。敘寫李白得罪了楊貴妃、高力士,但他老先生亦趁此機會拂袖而去,不再充當唐玄宗的御用文人。⑤見說玉堂飛詔,已許金閨通籍,蓬島伴神仙。(翠微翁《水調歌頭·賀趙可文》3584)這里的金閨通籍指為朝官。意為皇帝已下詔,命趙可文入朝為官。⑥藩屏皇家,榮封壽母,名著金閨籍。(無名氏《壺中天·壽趙戎母七十》3783)這里的金閨籍指皇宮準許出入的憑藉。意為趙戎雖然在外為武官、統率軍隊、屏蔽朝廷,但他名字著于金閨籍,可以出入皇宮。
上一篇:宋詞典故《邯鄲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銷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