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于飛
【出典】 《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于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燕燕于飛,上下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燕燕·序》:“《燕燕》,衛莊姜送歸妾也。”唐·孔穎達疏:“謂戴媯大歸,莊姜送之。《經》所陳,皆訣別后,述其送之之事也。”《詩經·大雅·卷阿》:“鳳皇于飛,翙翙其羽。”東漢·鄭玄箋:“翙翙,羽聲也。”《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后,將育于姜。’”晉·杜預注:“雄曰鳳,雌曰皇。雄雌俱飛,相和而鳴鏘鏘然,猶敬仲夫妻相隨適齊,有聲譽。”
【釋義】 于飛意為比翼齊飛。《詩經·燕燕》詠莊姜送歸妾,反復以“燕燕于飛”起興。《左傳》引占卜婚姻的卜辭,有“鳳皇于飛,和鳴鏘鏘”語,兆示夫妻和諧。《詩經·卷阿》也有“鳳皇于飛”的吟詠。宋詞中常用“于飛燕”或“于飛”比擬夫婦或情侶恩愛和美,也用“于飛”詠雙棲雙飛的動物。
【例句】 ①追想秦樓心事,當年便約,于飛比翼。(柳永《法曲獻仙音》[追想秦樓心事]24)這里以于飛比翼喻指結為情侶。②和鳴彩鳳于飛燕。(柳永《洞仙歌》[佳景留心慣]36)這里用“和鳴彩鳳”與“于飛燕”比擬情侶和諧恩愛,形影相隨。③發后約、的有于飛愿。奈片時難過,怎得如今便見。(柳永《安公子》[夢覺清宵半]50)這里用“于飛”典表示結為夫婦的心愿。④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同是悲秋。(秦觀《長相思》[鐵甕城高]457)這里以于飛鴛鴦喻指作者所懷念的情侶。⑤東風里,只恐于飛起。(周純《驀山溪·墨梅、荊楚間鴛鴦梅、賦此》699)這里說,恐怕畫中的鴛鴦會比翼飛起。⑥盧家小苑回塘,于飛多少鴛鴦。(王灼《清平樂·妓訴狀立廳下》1034)這里用于飛鴛鴦寄托女主人公與情郎終成眷屬的心愿。⑦絳紗籠燭照于飛,歸去來兮,歸去來兮。(辛棄疾《一剪梅》[歌罷尊空月墜西]1972)這里是敘寫一對相攜歸去的情侶。⑧此夕于飛樂,共學燕歸梁。(哀長吉《水調歌頭·賀人新娶,集曲名》2716)此詞要求集曲名。句中用“于飛樂”切合晏幾道《小山詞》中的曲牌,取夫妻諧合之意,祝賀新郎娶婦。⑨有約莫教鶯解語,多愁卻妒燕于飛。(陳允平《定風波》[慵拂妝臺懶畫眉]3122)這里借雙燕于飛反襯主人公的孤寂之感。⑩杜宇能言,鷓鴣有淚,慢勞蝴蝶于飛。(陳德武《望海潮·清明詠懷》3453)這里借描繪蝴蝶雙飛的景色反襯主人公思念遠人的情懷。。
上一篇:宋詞典故《九轉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云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