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不逆詐章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孔子推崇誠敬,不推測別人是否將行詐,也不臆斷、不信任別人,但如此并非等于稀里糊涂,不明事理,不識誠偽。以誠待人,而又能事先發覺人的誠偽與否,這才是真正的賢明。誠敬與明智,同樣重要,失其明智,則誠敬近乎盲人騎瞎馬。
“誠”與“明”,在后來儒者那里成為非常重要的議題。人多以為儒學強調道德,重視倫理,“誠”為根本是極容易理解的,而往往忽視“明”,盡管《中庸》明確指出“誠”與“明”是一體之兩面。事實上,儒學的基本立場是對知性的肯定。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孔子推崇誠敬,不推測別人是否將行詐,也不臆斷、不信任別人,但如此并非等于稀里糊涂,不明事理,不識誠偽。以誠待人,而又能事先發覺人的誠偽與否,這才是真正的賢明。誠敬與明智,同樣重要,失其明智,則誠敬近乎盲人騎瞎馬。
“誠”與“明”,在后來儒者那里成為非常重要的議題。人多以為儒學強調道德,重視倫理,“誠”為根本是極容易理解的,而往往忽視“明”,盡管《中庸》明確指出“誠”與“明”是一體之兩面。事實上,儒學的基本立場是對知性的肯定。
上一篇:《不知命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中人以上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