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敗涂地
【釋義】
形容慘敗,也形容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或是事情已經(jīng)壞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
【典故】
秦朝末期,各地紛紛起兵反秦。陳勝帶兵在大澤鄉(xiāng)起義,沛縣縣令也想要歸附于陳勝帳下,其下屬蕭何和曹參說:“你是秦朝的縣令,如今卻想要背叛秦朝,恐怕會有人不服啊。最好先將泗水亭亭長劉邦叫來,壓制那些不服從的人,事情就會好辦很多。”
于是,沛縣縣令立刻讓人將劉邦召回,可是當劉邦帶著近百人回來的時候,沛縣縣令又有些后悔,擔心劉邦會違抗自己的命令。于是便緊關(guān)城門不讓劉邦入城。劉邦寫了一封信,用箭將這封信射入城中,鼓動沛縣的百姓殺掉縣令,共同抗秦。百姓們聽從了劉邦的話,殺掉了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入城,并讓劉邦擔任沛縣縣令。
劉邦自謙地說:“如今天下局勢很是緊張,如果縣令的人選不得當,那么結(jié)果就會一敗涂地,還是另請高明吧!”不過,最后劉邦還是做了縣令。
上一篇:一諾千金典故故事|一諾千金釋義
下一篇:一錢不值典故故事|一錢不值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