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祖逖
【出典】 見“士稚”條。
【釋義】 祖逖,字士稚,晉時的愛國將領。晉室南遷,北土淪喪,祖逖受命為豫州刺史,渡江擊楫,誓清中原。后果然收復大片失地,使“黃河以南盡為晉土”。宋詞中多用為北伐恢復的典故。
【例句】 ①兩河蕭瑟惟孤兔,問當年、祖生去后,有人來否? (劉克莊《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2624)這里用以慨嘆無人北伐以收復兩河,意在以祖逖期陳子華,希望他能完成恢復事業。②孝說仲車,忠傳祖逖,忠孝如今亦可哀。(王奕《沁園春·客山陽偕諸公游杜康莊劉伶臺醉吟》3300)祖逖曾為豫史刺史而收復河南之地。這里舉以反襯自己及諸公的現狀,暗抒亡國之悲。③祖逖與留侯,二公今在不。(王奕《唐多令·登淮安倚天樓》3300)這里舉祖逖以表明自己的向往,流露對恢復無人的痛惜。
上一篇:典故《祖洲靈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祖鞭先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