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損家庭指因人為或非人為因素(如離異、分居、死亡等)而造成夫妻一方缺失,親子關系不健全的家庭。缺損家庭常常會產生多方面功能(如經濟、管理、情感、教育等)障礙的現象。比如,母子家庭一般會因為父親的缺失而造成經濟上的巨大壓力,父子家庭也會因缺少母親而使家庭管理陷入混亂。由于原本由夫婦雙方共同承擔的維持生計、增加收入、處理家務、養育子女等任務落在一人肩上,往往使單一的承擔者不堪重負,因而情緒不良,甚至遷怒于子女。即使父或母十分能干并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但這種缺乏父或母形象的家庭結構也常常會影響兒童的個性,尤其影響其性別角色的社會化。不少研究指出,缺乏父親對男孩的發展十分不利,特別對幼兒期的男孩有十分消極的影響,比如,這些男孩因為沒有模仿的榜樣而失去“男子氣”,社會適應性不良,難以與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對女孩的影響雖然小些,但在青春期以后,這些女孩較容易在處理與異性的關系上發生問題。針對以上情況,破損家庭中的父或母特別要注意子女的教育問題,一方面,盡量不將自己的不幸轉嫁于孩子,也不要在孩子身上尋找感情補償;另一方面,盡快從不幸的沉痛中掙脫出來,自信自強(尤其是母親們),重新爭取自身的幸福,也為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如果父母是因離異而造成家庭破損,雙方都應該積極地承擔起對子女的責任,求同存異,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團結合作,使孩子心中仍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上一篇:相似思維法
下一篇:示范教育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