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感思維過程中,用暗示方法調動人腦右半球的思維方法。是我國思維科學工作者在總結人們如何誘發靈感時,提出來的一種科學方法。(參見錢學森主編: 《關于思維科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371頁)
人的右腦是負責潛思維的,蘊育靈感的潛意識主要沉于右腦半球。以往,人們通常認為右腦為“沉默半球”,其實,“沉默半球”并非沉默,眾多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都無一不與人腦右半球的綜合性創造功能有關。近一、二十年來,有許多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都相繼把研究的視線,從研究人的有意識活動領域,轉向重視發揮人右腦的潛意識的作用上來了。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通過改革教學方法的實驗,提出了一種“暗示方法”。這種暗示不只在于暗示“顯意識”,而更重要的在于暗示“潛意識”。
“暗示右腦法”,主要是依據近年來“裂腦人”研究的最新成果。斯佩里的“裂腦人”研究成果一再表明,腦的兩半球在連接時,是作為在這一側或那一側具有主導控制作用的一個功能單位緊密地接合在一起的。根據左腦和右腦在信息加工中的內在對抗性和互不兩立性可轉變為相互支持的互補性原理,有經驗的創造者都懂得用暗示的方法去調動右半球的潛思維功能。特別是在“顯意識”停止時,“潛意識”區倒更加活躍,此時正是用暗示方法來暗示右腦的最佳時機。
使用“暗示右腦法”要遵守下列規則:1.就某一問題當思索到一定程度時,即顯意識可隨時想起來時,又處于百思不得其解情況下,便可以放下,有意識的暗示自己會解決,暗示自己尋求另外途經。2.暗示右腦時,要使自己放松,使過度緊張的思索松下來,處于一種游閑的境地。3.可利用幻想、想象、聯想等手段,設法使左、右腦信息溝通。4.一旦溝通,便要窮追不舍。
上一篇:暗示
下一篇:曾子殺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