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懶惰習慣是在不良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兒童沒有天生懶惰的,因此,為兒童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既可以避免這一不良習慣,又可以消除它。不同孩子形成懶惰習慣的具體原因是不一樣的,有的是由于單純的原因形成的,有的則是由于許多原因交織在一起形成的。具體的原因是:①父母溺愛孩子,讓孩子樣樣事情都坐享其成;②在孩子想要幫助父母做事時,父母不是利用和發揮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而是怕孩子伸手會帶來麻煩,不讓孩子有動手的機會;③由于年齡的原因,孩子做事情過程中,摔碎弄臟東西,父母不問青紅皂白,粗暴訓斥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活動積極性,孩子由喜歡勞動變得主動性不強,最后形成懶惰習慣;④在孩子的生活里,有人有懶散投機的毛病,孩子在共同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沾染上了不良的習慣。發現孩子有懶惰的習慣,首先要分清他不良習慣形成的原因,再根據不同的原因對癥下藥。當父母發現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孩子的不良習慣時,要采取措施調整自己的行為,培養孩子勞動的態度。當父母發現是由于別人的原因造成的,提高孩子對別人行為習慣的判斷力,模仿好的,摒棄不好的。只有當孩子生活在一個人人都有機會勞動,人人都爭著勞動的環境中,消除了他有機會偷懶的環境因素,意識到自己懶惰是可恥的,然后,才能逐漸地形成勤勞的意識和習慣,徹底消除不良的勞動習慣。培養孩子勤勞是很重要的。在孩子想要勞動時,給他條件,和他一起勞動,讓他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在他做比較復雜的事情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幫助,注意讓他勞逸結合,小的孩子,要注意用游戲的方法。要有意識地讓他和勤勞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學習和玩耍,讓同伴、同學來影響、感召孩子。
上一篇:兒童心目中的理想家庭
下一篇:兒童摸拿行為及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