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孫《聲聲慢》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啼螀門靜,落葉階深,秋聲又入吾廬。一枕新涼,西窗晚雨疏疏。舊香舊色換卻,但滿川、殘柳荒蒲。茂陵遠,任歲華冉冉,老盡相如。昨夜西風初起,想莼邊呼棹,橘后思書。短景凄然,殘歌空叩銅壺。當時送行共約,雁歸時、人賦歸歟?雁歸也,問人歸、如雁也無?
【匯評】
陳廷焯《云韶集》卷九:一片蕭索之聲,如聞如見,真神作也。感慨凄惻之情,以飄灑之筆出之,絕有姿態(tài)。
陳廷焯《大雅集》卷四:此篇以疏淡之筆狀凄惻之情,絕有姿態(tài)。
王沂孫《聲聲慢》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啼螀門靜,落葉階深,秋聲又入吾廬。一枕新涼,西窗晚雨疏疏。舊香舊色換卻,但滿川、殘柳荒蒲。茂陵遠,任歲華冉冉,老盡相如。昨夜西風初起,想莼邊呼棹,橘后思書。短景凄然,殘歌空叩銅壺。當時送行共約,雁歸時、人賦歸歟?雁歸也,問人歸、如雁也無?
【匯評】
陳廷焯《云韶集》卷九:一片蕭索之聲,如聞如見,真神作也。感慨凄惻之情,以飄灑之筆出之,絕有姿態(tài)。
陳廷焯《大雅集》卷四:此篇以疏淡之筆狀凄惻之情,絕有姿態(tài)。
上一篇:張炎《聲聲慢》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下一篇:張炎《壺中天》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