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佳麗地。南朝勝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沼嗯f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墻來,賞心東望淮水。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
【編年】
此詞題為 “金陵懷古”,當作于金陵。羅忼烈箋謂作于溧水任內(1093—1096)。
【匯評】
洪邁《容齋三筆》卷十一: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畫工傳其貌,好事者多寫寄四遠?!乐苊莱蓸犯段骱印芬婚牐瑢T伣鹆?,所云“莫愁艇子曾系”之語,豈非誤指石頭城為石城乎?
陳鵠《耆舊續聞》卷九:周美成《西河》詞“賞心東畔淮水”,今作“傷心”。如此之類甚多。
趙彥衛《云麓漫抄》卷五:石頭城有二,又有石城。鐘阜龍蟠,石城虎踞,此金陵之石頭城也。梁蕭勃父子余孝頃所據,此豫章之石頭城也。汪彥章為豫章石頭驛記,引洪喬附書投諸水事,乃金陵之石頭。周美成作《西河》詞,有云“莫愁艇子誰系”,此郢州之石城,皆誤用。莫愁,郢人,古樂府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道莫愁來?!比瞬恢肌?br>
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九:有兩城,一在金陵,一在竟陵。在金陵者,即左思所謂“戎車次于石城”者也。在竟陵者,即莫愁所居之城也。而周美成詞乃以金陵石城為莫愁事用,無乃誤乎?
曾三異《同話錄》:周美成詞金陵懷古,用莫愁字,金陵石頭城,非莫愁所在,前輩指其誤。予嘗守郢,郡治西偏臨漢江上,石崖峭壁可長數十丈,兩端以繩續之,流傳此為石頭城。莫愁名見古樂府,意者是神,漢江之西岸,至今有莫愁村,故謂“艇子往來”是也。莫愁像有石本,衣冠甚古,不知何時流傳郢中。因郢中倡女,嘗擇以名以莫愁,示存古意,亦僭瀆矣。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介甫《桂枝香》獨步不得。
又:吳彥高:“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遜婉切。
許昂霄《詞綜偶評》:隱括唐句,渾然天成?!吧絿蕠@清江”四句,形勝;“莫愁艇子曾系”三句,古跡;“酒旗戲鼓甚處是”至末,目前景物。
陳廷焯《云韶集》:此詞純用唐人成句融化入律,氣韻沉雄,蒼涼悲壯,直是壓遍古今。金陵懷古詞,古今不可勝數,要當以美成此詞為絕唱。
陳廷焯《詞則·放歌集》卷一:此詞以“山圍故國”、“朱雀橋邊”二詩作藍本,融化人律,氣韻沉雄,音節悲壯。
梁令嫻《藝蘅館詞選》引梁啟超語:張玉田謂清真最長處,在善融化古人詩句,如自己出。讀此詞,可見詞中三昧。
俞陛云《宋詞選釋》:閏庵評此詞前二段云:“佳處在境界之高。若僅以點化唐人詩意論之,尚淺?!庇嘀^第三段“燕子”、“斜陽”數語,在神韻之遠,若僅以點化“王謝堂前”詩意論之,尚淺。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金陵懷古,隱括劉禹錫詩意,但從景上虛說,不似王半山之“門外樓頭”、陳西麓之“后庭玉樹”,搬弄六朝史實也。起言“南朝盛事誰記”,即撇去史實不說。“山圍”四句,寫山川形勝,氣象巍峨。第二片,仍寫莫愁與淮水之景象,一片空曠,令人生哀。第三片,藉斜陽、燕子,寫出古今興亡之感。全篇疏蕩而悲壯,足以方駕東坡。
張伯駒《叢碧詞話》:清真《西河》詠金陵詞,萬紅友《詞律》未收,而收其“長安道”一闋,其詞較此闋少一字,“后盡”作“往來人”句,“盡”字下少一“是”字,猶倒倚句;“為愁如葦”后復有“如水”、“如醉”二句,共三“如”字,有誤。又《詞譜》及萬律后闋,句讀為“入尋?!倍?,“巷陌人家”句,“相對如說興亡”句,“斜陽里”韻。依吳夢窗詞句讀,“向沙頭更續”豆,“斜陽一醉”葉,“雙玉杯和流光洗”韻。則此詞句讀應為“入尋常巷陌”豆,“人家相對”葉,“如說興亡斜陽里”韻。照《詞譜》與萬律句讀,不惟失“對”字一韻,而亦大害詞意矣。又紅友不收此闋,而收“長安道”多訛誤者一闋,亦所不解。
【附錄】
劉過《清平樂·贈妓》:忔憎憎地,一捻兒年紀,待道瘦來肥不是,宜著淡黃衫子。唇邊一點櫻多,見人頻斂雙蛾。我自金陵懷古,唱時休唱西河。
方千里《西河·錢塘》:都會地。東南王氣須記。龍盤鳳舞到錢塘,瑞煙回起。畫圖彩筆寫西湖,波光溶漾無際。翠欄最宜半倚。柳陰駿馬誰系。鱗差觀閣接飛翚,衙廬萬壘。倒空碧浸軟琉璃,云收天凈如水。 夕陽照晚聽近市。沸笙簫、歡動閭里。比屋樂逢堯世。好相將載酒尋歌玄對。酬答年華鶯花里。
方千里《西河·岳陽》:形勢地。岳陽事見圖記。因山峭拔聳孤城,畫樓涌起。楚吳巨澤坼東南,驚濤浮動空際。半天樓欄翠倚。記人鳳舸難系??沼嗉毑輿]章華,但存故壘。二妃祠宇隔黃陵,精魂遙接云水。蟹魚橘柚漸上市。是當年屈宋鄉里。別有老仙高世。袖青蛇屢入,都無人對。唯有枯松城南里。
陳允平《西河》:形勝地。西陵往事重記。溶溶王氣滿東南,英雄閑起。鳳游何處古臺空,長江縹緲無際。石頭城上試倚。吳襟楚帶如系。烏衣巷陌幾斜陽,燕閑舊壘。后庭玉樹委歌塵,凄涼遺恨流水。買花問酒錦繡市。醉新亭、芳草千里。夢醒覺非今世。對三山、半落青天,數點白鷺,飛來西風里。
上一篇:周邦彥《蝶戀花》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周邦彥《三部樂》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