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漁父詞》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紹興元年七月十日,余至會稽,因覽黃庭堅所書張志和漁父詞十五首,戲同其韻,賜辛永宗
其一
一湖春水夜來生。幾疊春山遠更橫。煙艇小,釣絲輕。贏得閑中萬古名。
其二
薄晚煙林澹翠微。江邊秋月已明暉。縱遠柂,適天機。水底閑云片段飛。
其三
云灑清江江上船。一錢何得買江天。催短棹,去長川。魚蟹來傾酒舍煙。
其四
青草開時已過船。錦鱗躍處浪痕圓。竹葉酒,柳花氈。有意沙鷗伴我眠。
其五
扁舟小纜荻花風。四合青山暮靄中。明細火,倚孤松。但愿尊中酒不空。
其六
儂家活計豈能明。萬頃波心月影清。傾綠酒,糝藜羹。保任衣中一物靈。
其七
駭浪吞舟脫巨鱗。結繩為網也難任。綸乍放,餌初沈。淺釣纖鱗味更深。
其八
魚信還催花信開。花風得得為誰來。舒柳眼,落梅腮。浪暖桃花夜轉雷。
其九
暮暮朝朝冬復春。高車駟馬趁朝身。金拄屋,粟盈囷。那知江漢獨醒人。
其十
遠水無涯山有鄰。相看歲晚更情親。笛里月,酒中身。舉頭無我一般人。
其十一
誰云漁父是愚翁。一葉浮家萬慮空。輕破浪,細迎風。睡起篷窗日正中。
其十二
水涵微雨湛虛明。小笠輕蓑未要晴。明鑒里,縠紋生。 白鷺飛來空外聲。
其十三
無數菰蒲間藕花。棹歌輕舉酌流霞。隨家好,轉山斜。也有孤村三兩家。
其十四
春入渭陽花氣多。春歸時節自清和。沖曉霧,弄滄波。載與俱歸又若何。
其十五
清灣幽島任盤紆。一舸橫斜得自如。惟有此,更無居。從教紅袖泣前魚。
【本事】
張淏《寶慶會稽續志》卷六詩文:高宗皇帝大駕南巡,駐蹕會稽。暇日觀黃庭堅所書張志和漁父詞,因同其韻。比日,御制又有“登臨望稽山,懷哉夏禹勤”之句,皆是邦光前絕后之盛事也。敢敬以冠之卷首,并以唐明皇送賀知章詩附之于后,以為越紹之佳話云。
【編年】
據詞序,作于紹興元年(1131)。
【匯評】
廖瑩中《江行雜錄》:光堯圣壽太上皇帝,當內修外攘之際,尤以文德服遠,至于宸章睿藻,日星昭垂者非一。紹興二十八年,將郊祀,有司以太常樂章篇序失次,文義弗協,請遵真宗、仁宗朝故事,親制祭享樂章。詔從之。自郊社、宗廟、原廟等,共十有四章,肆筆而成。睿思雅正,宸文典瞻,所謂“大哉王言”也。至于一時閑適寓景而作,則有《漁父詞》十五章,又清新簡遠,備騷雅之體。其詞有曰:“薄晚煙林澹翠微。江邊秋月已明暉。縱遠柂,適天機。水底閑云片段飛。”又曰:“青草開時已過船。錦鱗躍處浪痕圓。竹葉酒,柳花氈。有意沙鷗伴我眠。”又曰:“水涵微雨湛虛明。小笠輕蓑未要晴。 明鑒里,縠紋生。 白鷺飛來空外聲。 ”詞不能盡載。 觀此數篇,雖古之騷人詞客,老于江湖,擅名一時者,不能企及。
胡敬《西清箚記》卷二:宋思陵《篷宵睡起圖》,絹本,設色畫,溪山云樹,孤棹沿流,舟中人作欠伸狀。自題行楷書:“誰云漁父是愚翁。一葉浮家萬慮空。輕破浪,細迎風。睡起篷窗日正中。”璽二:“紹興”、“壽皇書寶”。
陳廷焯《詞則·別調集》卷一:尚有逸致。
況周頤《歷代詞人考略》卷七:唐張志和制《漁父詞》,清超絕俗,和者甚多,皆遜原唱。……唯高宗所和同工異曲,幾駕原唱而上之。信乎宸章不同凡響,惜原有十五首傳世僅三首耳。徽、欽所作含思凄惋,聲調嗚咽,若高宗《漁父詞》則調高韻遠,是誠中興氣象也。
上一篇:趙才卿《燕歸梁》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趙桓【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