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無咎《柳梢青》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屋角墻隅。占寬閑處,種兩三株。月夕煙朝,影侵窗牖,香徹肌膚。群芳欲比何如。癯儒豈、膏粱共途。因事順心,為花修史,從記中書。
【匯評】
朱存理《鐵網珊瑚》卷十一錄揚無咎跋語:右《柳梢青》十首。平生與梅有緣,既畫之,又賦之,自樂如此,不知觀者以為何如也。老境對花,時一歌之,豈欲投他人耳目,非知音者不可以示也。無咎。(按《鐵網珊瑚》揚無咎跋后,又有寶祐丁巳趙孟堅跋,至正八年吳鎮跋,吳瓘跋。)
劉克莊《后村先生大全集·題揚補之詞畫》:藝之至者不兩能,善畫者不必妙詞翰,有詞翰者類不工畫。前代惟王維、鄭虔兼之。維以詞客畫師自命,虔有三絕之名。本朝文湖州、李龍眠亦然。過江后稱揚補之,其墨梅擅天下,身后寸紙千金。所制梅詞《柳梢青》十闋,不減《花間》、《香奩》及小晏、秦郎得意之作。詞畫既妙,而行書姿媚精絕,可與陳簡齋相伯仲,頃見碑本,已堪寶玩,況真跡乎?孟芳此卷,宜顏曰逃禪之絕。
錢遵王《讀書敏求記》卷三下宋伯仁《梅花喜神譜》二卷注引潛溪先生云:古人鮮有畫梅者。五代滕勝華始寫《梅花白鵝圖》,而宋趙士雷繼之,又作《梅汀落雁圖》。厥后邱慶余、徐熙輩,皆傅五采,仲仁師起于衡之華光山,怒而掃去之,以濃墨點滴成墨花,加以枝柯儼然,如疏影橫斜于明月之下。逃禪老人楊補之又以水墨涂絹出白葩,尤覺精神雅逸,梅花至此,蓋飄然不群矣。
【附錄】
周密《柳梢青·余生平愛梅,僅一再見逃禪真跡。癸酉冬,會疏清翁孤山下,出所藏雙清圖,奇悟入神,絕去筆墨畦徑。卷尾補之自書柳梢青四詞,辭語清麗,翰札遒勁,欣然有契于心。余因戲云:不知點胸老、放鶴翁同生一時,其清風雅韻,優劣當何如哉。翁噱曰:我知畫而已,安與許事,君其問諸水濱。因次韻載名于后,庶異時開卷索笑,不為生客云》:
約略春痕。吹香新句,照影清尊。洗盡時妝,效顰西子,不負東昏。金沙舊事休論。盡消得、東風返魂。一段真情,風前孤驛,雪后前村。
萬雪千霜。禁持不過,玉雪生光。水部清多,杜郎老去,空惱愁腸。天寒野嶼空廊。靜倚竹、無人自香。一笑相逢,江南江北,竹屋山窗。
映水穿籬。新霜微月,小蕊疏枝。幾許風流,一聲龍竹,半幅鵝溪。江頭悵望多時。欲待折、相思寄伊。真色真香,丹青難寫,今古無詩。
夜鶴驚飛。香浮翠蘚,玉點冰枝。古意高風,幽人空谷,靜女深幃。芳心自有天知。任醉舞、花邊帽欹。最愛孤山,雪初晴后,月未殘時。
虞集《柳梢青·至順癸酉立春,客有持逃禪翁此卷相示,清潤蘊藉,使人意消。因所題柳梢青調,亦賦一首云》:從別幽花。玉堂金馬,十載忘家。橫幅疏枝,如逢舊識,同在天涯?;拇迕┪蒽バ?。待歸去、重尋釣槎。解卻絲鉤,青鞵藜杖,翠竹江沙。
張雨《柳梢青·題楊補之墨梅》:面目冰霜。逃禪正派,只讓花光。怪底徐卿,為渠描貌,縈損柔腸。有誰步屟長廊。更折竹聲中細香。酒半醒時,雪晴寒夜,月上西窗。
趙昱《南宋雜事詩》:“冷葉疏枝劇可哀,空傳奉敕寫村梅。同時困頓南遷客,破費胭脂幾許來?!弊⒁断灿昙罚骸皸钛a之無咎所居蕭洲有梅,臨之以進,徽廟戲曰‘村梅’。南渡后,紹興中嘗畫作疏枝冷葉,清意逼人,自署‘奉敕村梅’,而徽廟不及見矣?!?
上一篇:揚無咎《柳梢青》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揚無咎《柳梢青》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