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剛《廖剛》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廖剛(1071—1143),字用中,號高峰居士,南劍州順昌(今屬福建)人。少從陳瓘、楊時學。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宣和元年(1119),由漳州司錄召為太學錄,擢監察御史。以忤蔡京,出知興化軍。欽宗立,以右正言召。高宗紹興元年(1131),除福建路提點刑獄,以居官有守,召為吏部員外郎,守起居舍人,權吏部侍郎兼侍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十六、四十八、五十一),除給事中。六年,出知漳州。八年(《宋史》作七年,此據本集紹興八年漳州乞致仕表),召拜御史中丞。因論事為秦檜銜,以徽猷閣直學士提舉亳州明道宮。次年致仕。十三年卒,年七十三。
【傳記資料】
《宋史》卷三七四本傳
張栻《南軒集》卷三十八《工部尚書廖公墓志》
【著述】
廖剛著述今存《高峰文集》十二卷,有四庫全書本及清林佶家藏抄本(原藏丁丙八千卷樓,今藏南京圖書館)。詞有周泳先輯本《高峰詞曲》一卷。
上一篇:廖世美《好事近》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廖剛《望江南》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