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玉樓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青鎮僧舍作
山人本合居巖嶺。聊問支郎分半境。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呼兒汲水添茶鼎。甘勝吳山山下井。一甌清露一爐云,偏覺平生今日永。
【編年】
白敦仁《陳與義集校箋》定此詞為紹興五年(1135)寓居青鎮之作。
【匯評】
宋佚名《簡齋集增注》:支郎,漢支謙,黃眼上人也。劉夢得《和宣上人》詩云:“借問至公誰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觀。”吳山在錢塘縣南,山下有井,泉清而甘。
陳與義《玉樓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青鎮僧舍作
山人本合居巖嶺。聊問支郎分半境。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呼兒汲水添茶鼎。甘勝吳山山下井。一甌清露一爐云,偏覺平生今日永。
【編年】
白敦仁《陳與義集校箋》定此詞為紹興五年(1135)寓居青鎮之作。
【匯評】
宋佚名《簡齋集增注》:支郎,漢支謙,黃眼上人也。劉夢得《和宣上人》詩云:“借問至公誰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觀。”吳山在錢塘縣南,山下有井,泉清而甘。
上一篇:陳與義《浣溪沙》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陳與義《清平樂·木犀》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