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組《驀山溪》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洗妝真態,不在鉛華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小院,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月邊疏影,夢到銷魂處。結子欲黃時,又須著、廉纖細雨。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銷瘦卻,東陽也,試問花知否。
【匯評】
楊慎《詞品》卷二:曹元寵梅詞“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用東坡“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也。徽宗時禁蘇學,元寵又近幸之臣,而暗用蘇句,其所謂掩耳盜鈴者。噫,奸臣丑正惡直,徒為勞耳。
又:曹元寵梅詞:“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院落,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融融,何況江頭路。”甚工,而結句落韻殊不強人意,曹蓋富于才而貧于學也。
吳從先《草堂詩余雋》:白玉為骨冰為魂,耿耿獨與參黃昏。其國色天香,方之佳人幽趣何如。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微思遠致,愧粘題裝飾者,結句自清俊脫塵。
潘游龍《古今詩余醉》卷十三:微思遠致,愧粘題裝飾者。“否”字原與“路”字同押。
許昂霄《詞綜偶評》:幾于合杜蘇而一之矣。
王弈清《歷代詞話》卷六引《詞品》:曹組詠梅詞,皆有佳句。其《驀山溪》云:“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用東坡“竹外一枝斜更好”句,可謂入神。
黃蘇《蓼園詞選》:此詞佳處,不在“一枝斜”句,佳在前后段跳脫處,情景交融,語多雋永耳。前段言梅不御鉛華,如佳人亦安于寂寞院落也。人尚不自見,況風雨江頭,誰知其清香乎。次闋言不獨花開冷淡,即結子欲黃,尚多如塵之雨。蓋伊一生,惟供人之有情者,見而珊愁,今我亦瘦如東陽花,知之乎。語語超雋,自是一篇攏俗文字。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詠梅之詩詞夥矣。此調佳處,在不用侔色揣稱及譬喻襯托,而純在空處提筆描寫,梅花品格之清高與賞梅者情懷之伊郁,于上下闋后數句見之。結句沈腰瘦盡,惟有花知,而故以問花作結,具見詞筆之生動。
吳世昌《詞林新話》:升庵謂曹元寵梅詞甚工而結句落韻。按結句“路”與二句“暮”字協,不落韻。唯四句似應作“著清香無處”。
上一篇:曹組【小傳】
下一篇:曹組《失調名·斷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