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蝶戀花·行湘陰》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漠漠飛來雙屬玉。一片秋光,染就瀟湘綠。雪轉寒蘆花蔌蔌。晚風細起波紋縠。 落日閑云歸意促。小倚篷窗,寫作思家曲。過盡碧灣三十六,扁舟只在灘頭宿。
【編年】
張孝祥《于湖文集》卷三十《邕帥蔣公墓志銘》:“乾道元年,余守桂林。”又云:“其明年,余免歸江東,君(蔣德施)與邦人送余于興安,置酒擊鮮乳洞下。時方六月,洞中極寒。”宛敏灝《張孝祥詞箋校》卷二:“據詞意,系乾道二年(1166)罷靜江府北歸經湘陰時作。”按宋靜江府治在桂林。
【匯評】
張德瀛《詞徵》卷三:前人詞多喜用三十六字,歐陽炯《更漏子》“三十六宮秋夜永”……張于湖《蝶戀花》“過盡碧灣三十六”……用算博士語皆有致。
上一篇:張孝祥《青玉案》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張孝祥《蝶戀花》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