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清平樂》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博山道中即事
柳邊飛鞚。霧濕征衣重。宿鷺驚窺沙影動。應有魚蝦入夢。一川淡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
【編年】
《鄧箋》:淳熙九年(1182)至十四年(1187)間,在上饒家居。
【匯評】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此亦農村圖畫也。即事,乃即眼前所見之事有感于心者寫之。此詞“宿鷺”二句,雖系眼前實景,而作者對此體會極深刻。蓋見睡熟之鷺,孤影搖動,因而體會其搖動之故,必系作夢;又從鷺鳥之夢,體會必系見著魚蝦。層層深入,心細於發。且即此又可見作者此時情感中,還帶有譏笑熱心名利者夢寐不忘得失之意。詞人抒情,隨事觸發,若隱若現,不可拘泥看,亦不可簡單看,必與其人之生活遭遇、學術思想、時代背景互相結合,而后不致武斷傅會,流于主觀。
上一篇:辛棄疾《減字木蘭花》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清平樂》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