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慥·無愁可解》唐宋詞匯評賞析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來不識愁味。問愁何處來,更開解個甚底。萬事從來風過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喚做、展卻眉頭,便是達者,也則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歡游勝如名利。道即渾是錯,不道如何即是。這里元無我與你。甚喚做、物情之外。若須待醉了、方開解時,問無酒、怎生醉。
【本事】
傅干《注坡詞》卷六有蘇軾序:國工花日新作越調《解愁》,洛陽劉幾伯壽聞而悅之,戲作俚語之詞,天下傳詠,以謂幾于達者。龍丘子猶笑之:“此雖免乎愁,猶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樂亦樂,人愁亦愁,彼且惡乎解哉?”乃反其詞,作《無愁可解》云。按《蘇軾文集》卷五十五《與楊元素》(八)謂:陳慥其人甚奇偉,得其一詞以助《本事》。即推薦《無愁無解》補入楊繪《時賢本事曲子集》,事在元豐四年(1081),時楊繪在荊。陳慥此詞即作于本年。
【附錄】
黃庭堅《山谷題跋》卷九:龍丘子,陳慥季常之別號也。作《無愁可解》,東坡為作序引,而世人固號東坡為龍丘,所謂蓋有不知而作之者。
任淵《后山詩注》卷九《答田生詩》注:劉幾作《解愁曲》,陳慥作《無愁可解》以應之。
陳應行《于湖先生長短句序》:昔陳季常晦其名,自稱龍丘子,嘗作《無愁可解》,東坡為之序引。世之不知者,遂以龍丘為東坡之號,故予表而出之。
【考證】
劉尚榮《傅干注坡詞》卷六校記:今按,蘇軾謫黃州,陳季常與之過從甚密,見于蘇軾《方山子傳》。陳慥填新詞寄東坡,其詞“句句警拔,詩人之雄,非小詞也。但豪放太過,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見蘇軾《與陳季常書》。蘇軾將此詞轉寄楊元素,謂“陳季常,近在州界百四十里居住,時復來往”,“其人甚奇偉,得其一詞,以助《本事》”。見蘇軾《與楊元素書》。蘇軾推薦收入楊元素《本事曲》者,當即《無愁可解》。
上一篇:《秦觀·調笑令十首并詩·無雙》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丁注·無悶》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