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浣溪沙》唐宋詞匯評賞析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匯評】
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一引:晏元獻赴杭州,道過維揚,憩大明寺,瞑目徐行。使侍史誦壁間詩板,戒其勿言爵里、姓氏,終篇者無幾。又使別誦一詩云:“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名,儀鳳終陳跡,鳴蛙只沸聲。凄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徐問之,江都尉王琪詩也。召至,同飯。飯已,又同步池上,時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書墻壁間,或彌年未嘗強對,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對也。”王應聲曰:“似曾相識燕歸來”。自此辟置,又薦館職,遂躋侍從矣。
楊慎《詞品》卷五:“無可奈何”二語工麗,天然奇偶。
卓人月《詞統》卷四:實處易工,虛處難工,對法之妙無兩。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油壁輕車”二句,歌行麗對也,“細雨夢回雞塞遠”、“青鳥不傳云外信”、“無可奈何花落去”六句,律詩俊語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詞,著詩不得。
王士禛《花草蒙拾》:或問詩詞、詞曲分界,予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定非香奩詩;“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定非草堂詞也。
劉熙載《藝概》卷四:詞中句與字有似觸著者,所謂極煉如不煉也。晏元獻“無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觸著之句也。
陳廷焯《大雅集》卷二:有一刻千金之感。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首句但紀當日之事,入手處不侵占下文地位。次句即敘明本意,風景不殊,亭臺依舊,乃總括全篇。三句承去年天氣而言,流光容易,又換今年,安得魯陽揮戈,再反虞淵之日耶? 下闋承前半首之意,言春不能留,花亦隨之落去,花既無情,惜花者空付奈何一嘆。“歸燕”句承“舊亭臺”之意,雖梁燕尋巢,似曾相識,若有情而實無情。花與鳥既無以慰情,徒增惆悵,傷離感舊之深,焉得逢人而語?惟有徘徊芳徑,立盡斜陽耳。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諧不鄰俗,婉不嫌弱。明為懷人,而通體不著一懷人之語,但以景襯情。上片三句,因今思昔。現時景象,記得與昔時無殊。天氣也,亭臺也,夕陽也,皆依稀去年光景。但去年人在,今年人杳,故驟觸此景,即引起離索之感。“無可”兩句,虛對工整,最為昔人所稱。蓋既傷花落,又喜燕歸,燕歸而人不歸,終令人抑郁不歡。小園香徑,惟有獨自徘徊而已。余味殊雋永。
【附錄】
呂祖謙《宋文鑒》卷二十四晏殊《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上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滟滟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上一篇:《蘇軾·浣溪沙》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蘇軾·浣溪沙》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