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劉義慶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
——《世說新語》
〔注釋〕 文王:指司馬昭。
嵇康曾經得罪過司馬昭的親信鐘會。后來他的好友呂安被其兄呂巽誣告,牽連到嵇康,嵇康乃為呂安辯白。鐘會乘機向司馬昭進讒,將嵇康比作少正卯,嵇、呂遂一同被殺。
嵇康愛好音樂,《贈兄秀才入軍詩》有“目送歸鴻,手揮五弦”名句。原詩主旨雖非寫音樂,但音樂給予他審美上的快感,卻在一瞬間被他抓住。現存《廣陵散》譜(“散”為曲類名稱)最早者見于《神奇秘譜》,譜雖留存,知音已渺。袁孝尼即袁準,為人忠信居正,因世途多險,故恬退不敢求進。
嵇康在獄中,曾作《幽憤詩》,結末說:“懲難思復,心焉內疚。庶勗將來,無馨無臭。采薇山阿,散發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可見他還以為可以不死,此后只想在山林中以嘯吟過著日子。《世說》注引王隱《晉書》云:“康之下獄,太學生數千人請之。于時豪俊皆隨康入獄,悉解喻,一時散遣。”似猶存東漢太學生之風。
《世說新語》將此事收入“雅量”篇,大概因嵇康臨刑時從容鎮定的風度之故。李斯臨刑,曾對其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陸機被殺,也說:“華亭鶴唳,尚可聞乎?”至清初,金圣嘆則有殺頭至痛、無意得之之語。因嵇康事而連類及之。
上一篇:《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清〕龔自珍》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歸田與友人·〔明〕屠隆》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