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中對,是指單句中的某些成分前后呼應(yīng)。這種呼應(yīng)關(guān)系,實 際不屬對仗范疇,只是一種一般修辭方法。這種對應(yīng)關(guān)系,往往用 在詩聯(lián)對仗的出句和對句中。例如白居易《寄韋韜光禪師》:
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臺花發(fā)后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
所以句中對,也稱自對,或叫當(dāng)句對,說得明白點,就是一句之 中某些詞語自成對偶。如洪邁的《容齋隨筆》中引李義山詩:
密邇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
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干。
但覺游蜂繞舞蝶,豈知孤鳳接離鸞。
三星自轉(zhuǎn)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xué)》中論“自對”時把句中對分為兩種情況, 很有概括性:
(1)既自對,又相對。例如白居易的《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 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
人稀地僻醫(yī)巫少,
夏旱秋霖瘴瘧多。
(2)句中自對,而另一句不相對。例如白居易的《代春贈》:
山吐晴嵐水放光,
辛夷花白柳梢黃。
能文好飲老蕭郎,
身似浮云鬢似霜。
上一篇:什么是“交錯對”
下一篇:什么是“寬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