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調》詞牌|格律|詞趣|詞譜|詞例
【詞律·詞趣】
本格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雙片五十字。全詞同韻,平韻,韻字可陰平、可陽平。相傳,唐明皇與楊貴妃喜賞牡丹,時命翰林李白進新辭《清平調》。當時李白尚在醉中,乃成三章,由樂官李龜年歌之。李白之辭為單片二十八字,平韻。宋人取舊曲創新聲,后成此詞牌?!对~律》將此詞定為北宋王禹傅所作,而《全宋詞》則定為北宋王珪所制,并定名為《平調發引》。既然《辭?!?所記即是,可取王珪詞,而用名《清平調》,甚好。
上片(五句)
下片(四句)
【詞人·詞例】
北宋 王珪 (1019—1085),字禹玉,祖籍華陽 (今四川成都) 人,徙舒(今安徽廬江)。仁宗時進士。后官大理評事,授太子中允,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神宗時,拜尚書左仆射、門下侍郎。哲宗時,封岐國公。贈太師,謚文恭。有《華陽集》。
注: 本詞例押收部“收” 韻。
上一篇:《清平樂》詞牌|格律|詞趣|詞譜|詞例
下一篇:《清波引》詞牌|格律|詞趣|詞譜|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