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用類名言賞析
《世人讀書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無聞,仁義不足;加以斷一條訟,不必得其理;宰千戶縣,不必理其民;問其造屋,不必知楣橫而棁豎也;問其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遲也。吟嘯談謔,諷詠辭賦,事既優閑,材增迂誕,軍國經綸,略無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共嗤詆,良由是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注釋 但: 只。忠孝無聞: 聽不到別人贊揚他們忠孝。仁義不足: 他們的言行也夠不上仁義。斷一條訟: 裁決一件訴訟案。宰千戶縣: 掌管千戶人口的小縣。楣:門框上的橫木。棁(zhuo): 梁上的短柱。為田: 種田。吟嘯談謔: 歌詠呼嘯, 談論嬉笑。優閑: 悠頭。迂誕: 迂闊荒誕, 不切實際。嗤詆: 嗤笑, 詆毀。良由是乎: 確實是由于這個緣故啊! 良: 確實。是: 這。
句意 此段話批評了那些只紙上談兵, 不能學以致用的讀書人。從“忠孝”“仁義”到斷訟理民; 從建房造屋到種田收獲, 從辭賦到經國, 無一樣能做好的, 這就是被批評的原故吧。
《世人讀書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無聞,仁義不足;加以斷一條訟,不必得其理;宰千戶縣,不必理其民;問其造屋,不必知楣橫而棁豎也;問其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遲也。吟嘯談謔,諷詠辭賦,事既優閑,材增迂誕,軍國經綸,略無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共嗤詆,良由是也。》出自: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篇》
上一篇:《以行求知,因知以進行.》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