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賤老,而圣人尊之。世人棄愚,而君子取之。世人恥貧,而高士清之。世人厭淡,而智者味之。世人惡冷,而幽人寶之。世人薄素,而有道者尚之。悲夫!世之人難與言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呂坤《呻吟語》,修身自礪類名言句子
世俗之人看不起老成, 可是圣人卻尊敬它。 世俗之人鄙棄愚直, 可是君子卻贊同它。 世俗之人認為貧困可恥, 可是高尚的人卻能以高潔的態度對待它。世俗之人厭惡恬淡, 可是聰明的人卻能體味它。 世俗之人討厭冷清, 可是隱士卻非??粗厮?。 世俗之人瞧不起樸素, 可是懂得道理的人卻崇尚它。 很難與世俗之人講明這些道理, 真是可悲啊!
上一篇:《寧耐是思事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置富貴、貧賤、死生、常變于度外,是養心第一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當事有四要:際畔要果決,怕是綿.執持要堅耐,怕是脆.機栝(gua瓜)要深沉,怕是淺.應變要機警,怕是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