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三下五除二》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三下五除二
拼音:sān xià wǔ chú èr
原本是珠算的一句口訣。指行動(dòng)干脆利索。例如
胡萬通三下五除二把大門口外面的小馬路掃完,將掃把丟在傳達(dá)室里,緊跑幾步跟上了冷占國。(蔣子龍《拜年》2)
我盼呀盼,好容易盼到天黑,盼到收工,盼到開飯。我餓極了,一口就吞下半拉饅頭,酸菜粉條成了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佳肴,滿滿一碗,“三下五除二”就見了底。(龔雪夫《狼島》)
這義和團(tuán)跟官兵可不一樣——義和團(tuán)三下五除二就把洋毛子殺得大敗,沒被殺的洋毛子也都坐著火車逃向天津衛(wèi)去了。(張士杰《火燒獨(dú)眼龍》)
上一篇:歇后語《丈八燈臺(tái),照得見人家,照不見自己》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不怕風(fēng)大閃了舌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