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聾子的耳朵,擺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聾子的耳朵,擺設
拼音:lóng zi de ěr duo , bǎi she
擺設,即擺設的東西,多指做裝飾、供欣賞的藝術品。比喻沒有實際作用的人、物等。例如
“……他在國內不會再有什么作為了。他的長期休養的病假條,是用一臺錄音機換來的,他名字雖然掛在數學研究所,實際上已成為聾子耳朵——虛擺設!”(從維熙《驛路折花》)
張德成說:“這叫呵黎棒,是我特意給你尋覓來的。”林黑兒說:“張大哥,我從小學的是刀,還會打打彈弓子,這物件我可使不來。送給我,只能是聾子耳朵——擺設兒。”(《庚子風云》2部17章)
這個有名無實的機構,主要的人選,都是日本圈定的。常識告訴我們,沒有軍事做后盾,政治還有什么保障?那不過是受敵人擺布的咨詢機關,而且,是聾子的耳朵——一種擺設罷了。(《功與罪》下30章)
或作[聾子的耳朵]。例如
“由他們去吧,我落得個少吃咸魚少口干。”張家翁媽說:“反正如今的媳婦是聾子的耳朵。”(周立波《張閏生夫婦》)
上一篇:歇后語《老太太吃粘糕,悶了口》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腦袋掉了碗大個疤》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