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吃了豹子膽》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吃了豹子膽
拼音:chī le bào zi dǎn
指膽子極大,什么也不怕。例如
怎么了?誰吃了豹子膽,這大喜日子敢惹我們二鳳姑娘?跟媽說,媽搧他。(殷京生《曲二傳奇》)
老尹也太狂了!賣大碗茶剛賺幾個(gè)錢,北京就著不下他啦——要闖深圳!他是不是吃了豹子膽? (李武魁等《大碗茶傳奇》)
或作[吃了豹子膽,老虎心]。例如
王紅眼……吹胡子瞪眼地罵了起來:“你老娘們兒家的也敢出口傷人?真是吃了豹子膽,老虎心。”(《高玉寶》4章)
或作[吃了老虎心,豹子膽]。例如
他眼睛睜得圓登登的,說:“沒志氣?我不回去了,你把我留到這里做工。”劉書記不慌不忙,拉長(zhǎng)聲調(diào)說:“凡是來這里的人,都是吃了老虎心豹子膽,要干別人不敢干的大事情啊!”(杜鵬程《翰海新歌》)
或作[吃了豹子心]。例如
是誰臭淫婦蹄子,吃了豹子心來,敢惱我兄弟? (《醉醒石》9回)
上一篇:歇后語《又做巫婆又做鬼》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吃人飯不拉人屎》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