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出自:《文章軌范》名言名句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譯文如下:
(杜牧之“阿房宮賦”)
迅疾的滅亡,使秦朝的人來不及為自己哀傷,只有讓后世人為他哀悼。如果后人哀悼它,而不引為鑒戒,重蹈覆轍,那只有讓后來的人,為他哀悼了。
以阿房宮頃刻灰燼,說明世人要以前代為借鏡,勿徒為后世所哀悼。要記取歷史的教訓(xùn),才不致重演歷史的悲劇。
殷鑒不遠(yuǎn),一世的興亡盛衰,常使我們欷歔太息,能不深自反省嗎?
上一篇:《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