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歸故山草堂
作者: 翟永存
【原文】: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原文作者】:錢起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暮春景色的詩,詩人用對比的手法贊美了竹子堅貞不移的品格。
第一句說春天快要過去了,現在已經是暮春季節,黃鶯已經不多見了,也很少聽到它們的鳴叫聲。“黃鳥”指黃鶯。“谷口”是故山草堂的所在地。
第二句說初春開的木蘭花和玉蘭花,到這時已經落盡了,只有杏花還能看見,但它的花瓣也正在一片片地飄落下來。“辛夷”也叫木筆,常見的有木蘭和玉蘭兩個品種,它們都是初春開花。
第三句寫竹子的風姿神態,意思是說:在這暮春鳥稀花盡的時候,我山窗下的那叢翠竹,卻仍舊那樣清勁可愛,搖曳生姿。這里的“始”是方始的意思,“憐”,愛。
第四句是詩人的贊嘆,意思是說,這青翠茂盛的竹子,沒有像黃鳥、像辛夷花、杏花那樣隨春而去,仍然是青蒼茂盛、翠色常在,好像在專門等待著我的歸來。“清陰”指竹子的青翠茂盛。
在這首詩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詩人心情的變化過程,詩人剛到谷口,看到殘春鳥稀花盡,心中產生了一種清冷、惆悵和孤獨的感情,后來到了故山草堂,看到窗下的翠竹,心中卻又充滿了喜悅、愛憐、欣慰的感情。這兩種不同的情感是詩人運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層層表現出來的。
上一篇:《晚泊潯陽望廬山》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暮江吟》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