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舍弟宗一
作者: 盧葦菁
【原文】: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原文作者】:柳宗元
【鑒賞】:
這首詩是作者送別堂弟柳宗一時寫的。當時詩人正在他的貶所柳州(今廣西境內),政治上的挫折和生活的艱難,使詩人心情十分抑郁。詩中既表達了作者對骨肉分別的依戀,同時也吐露了不幸遭遇中的悲苦。
第一、二句的意思是說:自己被長期漂泊所折磨的心靈,已經成了零落殘魂,這“殘魂”再遇離別,更添了一份愁苦悲傷。兩人在柳江邊上執手相別,止不住淚水滾滾而下。越江,即粵江,這里指柳江。
第三、四句寫詩人這些年的不幸遭遇,大意是:自己被流放到遠離京城的南方荒僻之地,已過去了十二年,在極端惡劣的生活環境中,時時遭受生命不保的危脅。國,指京城。投荒是流放的意思。
五、六兩句分別描寫自己生活的環境和柳宗一將去的洞庭一帶的景色。桂嶺,在今廣西賀縣東北,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瘴指瘴氣,是亞熱帶地區的濕熱空氣,古人認為瘴氣是有毒的。兩句大意是說:柳州一帶常瘴氣彌漫,空中有烏云似墨。而洞庭湖正當春去之時,天水一色,風光美麗。這里既是寫景,又有象征意義,并在對比中反映自己處境的險惡。
最后兩句想象分別后的思念:從此一別,相見無期,只怕在夢中才得以見面。“荊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境內;“郢”是春秋時楚國的都城,古址在今湖北江陵附近,這里均代指柳宗一將生活的地方。
全詩將作者自身的不幸境遇與送別親人的悲傷密切地融匯在一起,情感深沉,感染力非常強。
上一篇:《劉郎浦口號》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少兒唐詩鑒賞